草药方剂包括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酒、露、锭、条、线、洗、熏、坐、导剂等10余种,其中最常用的剂型为汤、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酒等几种。
汤剂:将药物用水放成汤液,去渣分次饮服,叫做汤剂。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、作用较强、处方时便于灵活加减,适应于各种病情。在各种剂型中是最常用的一种,对于复杂而变化的病证,用汤剂为宜。
丸剂:将药物研细,用水泛、蜜炼、面糊或米糊为丸。丸剂剂量小且吸收慢,故宜久服缓治,适用于长期慢性疾患。但也有峻烈药品,为使其缓缓吸收而采用丸剂,对于一些芳香不宜久煎者,可做成丸剂。
散剂:将药物研成细末,叫散剂,分内服、外用两种。内服散剂可用开水调服或酒调用等,根据病证的需要和药物的作用而定。外用散剂是将药末撒于患处。
膏剂:将药物煎煮取汁去渣,再用微火浓缩成膏,即为膏剂,分内服、外用两种。内服膏剂一般加冰糖或蜂蜜,煎熬而成,可长期服用。滋补药多制成膏剂,适用于慢性疾病。外用膏剂有膏药和油膏两种。
丹剂:凡通过提炼或精制的丸或散,叫做丹剂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。
酒剂:将药物浸人酒中,经过一定的时间,或隔汤煎煮,然后去渣饮酒。常用于跌打损伤、风湿骨痛。
药露:多用新鲜药物蒸馏而成。气味芳香,清洁无色,便于口服,一般作为饮料,夏季尤为常用。
锭剂:将药物研成极细粉末,用粘性浆液和匀制成锭剂,研末调服或磨汁服,亦可涂敷患处。如制成饼状,则称为饼剂。
条剂:将药末粘于线条之上或用药末加浆液搓成药条,用以插入疮口、蚀腐处拔脓。
线剂:将丝线或棉线或苎麻线放于药液中浸泡,用以点灸穴位治疗各科疾病,或结扎疮管或肉使其自行萎缩脱落。
洗剂:用药煎汤,浸洗全身或局部。
熏剂:用药物烧烟熏患处或全身。
坐药:用药物制成丸剂,或用线棉包裹药末,纳入阴道内,以治疗白带或阴痒等症。
导剂:用易于溶解的药物制成锭剂,纳人肛门内,取其溶解后滑润肠道,使干燥的异便易于排出。